政治家走过的道路

来源:欢看小说

状态:已完结

作者:孙淑艳

主角:温斯顿丘吉尔夏尔戴高乐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1940年的大选结果,不仅打破了美国100多年来的政治传统,而且成了第二次大战期间的一次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搏斗。罗斯福第三次受任,比他在大危机年代临危受命,担当起挽救资本主义体系免于崩溃的任务来,有着更重大的意义。

罗斯福理所当然地把他第三次当选作为美国人民对他的政策的认可。如今,总统可以比较放手地执行他的外交政策了。1941年1月中旬的民意测验表明,70%的人支持援助英国,哪怕冒战争危险也好。实际上,从1941年1月29日开始,到3月29日,英美参谋人员在华盛顿进行秘密会商,制订美国日后参战的蓝图--《ABC-l》,计划集中力量于大西洋打击德国,在太平洋方面采取守势。这一战略原则的出发点是:打垮了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则无法坚持下去;打垮日本和意大利,德国仍能打下去。

总统对国内的孤立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美国爱姑息的人不顾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挪威、比利时、荷兰、丹麦和法国的命运所提供的警告。他们对你们说,轴心国家反正是要打胜的;世界原可以避免这一场流血牺牲;合众国还不如施加自己的影响去促进强制的和平,来争取我们所能够得到的最好钩结果。他们把这叫‘谈判和平’,完全是胡说!如果一伙亡命徒把你们的居民点包围起来,以杀光相威胁,迫使你们交纳钱物以赎一死,这算得上谈判和平吗?!”

“考虑到今天和明天,我向美国人民直截了当地声明,”罗斯福说,“如果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或者默认他们失败、驯服地屈从干轴心国的胜利,等待在以后另一饮战争中自己挨打,两相对比,在前一种情况下合众国卷入战争的机会要少得多。”因此,总统呼吁工厂的老板、经理和工人们,政府的职员们,都要急速地、毫不吝惜地把每一份力量投入生产这些军火上。“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对我们来讲,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状况。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像我们处在战争中会表现的那样。”

作为合众国的总统,罗斯福号召全国人民作出这种努力。他说:“我以我们热爱和引以为荣的、为之服务而感到光荣自豪的国家的名义发出这个号召。我带着我们共同事业必将大胜的绝对信心向我们的人民发出这个号召。”

罗斯福是敢于打破常规、打破现状,甚至是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在外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坚定推行自己的既定计划,成功地三次当选总统,推动美国国防改革和海外基地调整,加速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政治家走过的道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