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风流三国

风流三国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赵子曰

主角:荀贞黄忠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县吏不但很忙,而且除了休沐外,下了班还不能回家,必须住在县衙内的宿舍中。整天接触不到人,忙於案牍之事,能得到什么威望和钱财?还不如干脆到乡里当个专治十里地方的亭长,至少行动比较自由,并能接触基层。

况且,当世不比后世,后世“官”就是“官”,“吏”就是“吏”,而当世的官吏间并无甚么鸿沟天堑,“吏道”是仕进的基本途径之一,这点倒与他穿越来的共和时代有相像之处。大量的名臣高官皆是从底层的椽吏做起,做过亭长的也有不少。

高祖皇帝通过当亭长、进而结交英豪,从而定鼎天下的故事人人皆知。

便不说高祖,只说公卿高官,文武名臣,本朝的傅俊就是以亭长的身份追随光武皇帝,最终名列云台二十八将。做过三公的名臣虞延,为吏之始亦是亭长。

虽说亭长需要懂法律、知“五兵”,但荀家的子弟,本就不是只研习经文,不通世事的。荀贞从小读书,学过律令,并因知乱世将至,虚心求教族中的“技击高手”,能骑射、会击剑,知“五兵”之用,当一个亭长绰绰有余。

……

他就去找堂兄荀衢讲说心愿。

荀衢,是荀昙之子,与“八龙”同一个祖父。他有一个亲侄在历史上大大有名,便是荀攸。

因荀衢家与荀贞家相隔不远,荀贞在穿越后见到的第一个“名人”就是荀攸。荀攸少孤,先从他的祖父荀昙生活,荀昙病故后,又依从叔父荀衢。

荀贞知荀攸日后必成大器,为了与他拉近关系,便以当时才“十来岁”的年纪,亲登荀衢家门,以“父母皆亡,无人教诲”为借口,请求从其读书。荀衢怜其“少孤”,又喜其“冲龄懂事”,便答允了他。从此,两人亦是兄弟,又是师生,关系很亲密。

荀衢为人旷达,但即使如此,在初闻他的想法后也不能理解。

“你怎么会想去做此奔走杂役!”

荀氏族中既有“八龙”父亲荀淑这样的大贤巨儒,又有荀昙、荀昱兄弟这样遭受党锢之祸的名士,为天下的士人们深深敬重。有这样的家世,怎么会想着去当一个亭长呢?

荀衢对他说道:“你从我攻读多年,刻苦认真,我都看在眼里。今虽在解锢之列,但你年纪尚轻,又何必急着出仕呢?……,就算你执意出仕,我也可以将你推荐给县君,总强过当一个亭长。”

荀贞回答道:“亭长务实,文吏劳形。方今天下,权阉当道,言路阻塞,有学识的人都退隐不出。与其做一个整天忙於文牍的文吏,何如当一个能为黔首做些实事的亭长呢?”

荀衢倒不是看不起亭长的低微,而是他生性简约,最讨厌被细务烦劳:“就算你想做实事,也不必做亭长啊!亭长是最劳累不堪的贱役,既受上官驱使,又为部民操劳,且迎来送往,还要忍受高官贵人的呼喝叱责。难道你没有听说过逢子康的那句话么?‘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风流三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