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这次会议还首次明确了中国探月的未来计划。会议要求,“嫦娥1号”绕月卫星及其运载火箭将于2006年10月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待命出厂,力争2006年12月发射升空。

栾恩杰介绍说:

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工程立项后,经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1号”。

按照工程进度安排,工程小组将于2004年9月以前,完成绕月探测工程总体和各系统的详细方案设计。在2005年底,完成月球探测卫星初样产品研制以及相关的试验。2006年10月以前,完成月球探测卫星正样产品的设计、研制、总装、测试、试验、发射及飞行试验。

另外,运载火箭要完成正样投产任务,测控和发射场系统完成技术改造和调试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完成组装和调试任务。

根据绕月探测工程研制总要求,月球探测卫星系统由卫星平台与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在“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及其他卫星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月球探测卫星平台。

卫星选用的有效载荷有: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粒子探测器等。根据设计要求,月球探测卫星重量为2350公斤,有效载荷总重量130公斤,在轨运行寿命为1年。

按照计划,运载火箭系统选用“东方红3号甲”作为月球探测卫星的运载火箭。发射场系统选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发射场,并进行必要的适应性改造,以完成月球探测卫星发射任务。

测控系统以我国现有的S频段航天测控网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仪天文测量系统组成,并进行必要的适应性改造。

地面应用系统包括月球探测卫星运行管理中心、数据接收中心及科学数据处理和研究中心三个部分。

在这次会议上,栾恩杰透露说,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目前已确定了四大科学目标和五大工程目标。这四大科学目标是: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

三、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并评估月球表面月壤层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

四、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栾恩杰还介绍,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的绕月探测工程系统届时将实现以下五项工程目标:

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嫦娥奔月: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