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被千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正式实施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统筹的思路,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

2006年5月29日,根据中央部署,从2006年4月到2007年1月,全国5300多名县(市、区、旗)委书记、县(市、区、旗)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政委、团(场)长,将分批走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五大干部学院,参加为期7天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

《人民日报》报道说,对全国的县委书记、县长集中进行专题培训,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在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后不久,对全国5300多名县委书记、县长分批进行专题培训,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人才培养工程的新举措。

刘旭涛认为,完成好这项任务,需要扎实地走好三步棋:

第一步,着力解决基层主要领导的认识问题。

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提出来了,但对其重要性以及内涵、目标和基本要求的认识,当时并没有完全到位。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还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甚至有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厕所贴瓷砖、门前建喷泉、住所变洋房”。这里首先有一个统一认识的问题。从身处广大农村一线的各县市党政“一把手”入手解决认识问题,无疑抓住了关键环节。

第二步,系统安排切实有效的培训内容。

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法律、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短短7天,要想学员学有所获,就须事先进行需求调研,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不同课程。

第三步,努力探索符合农村干部要求的培训模式。

应当面向基层实际,改革创新培训模式,更多地引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形式,更多地从各地的经验中充实培训素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6年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成为政策热点和社会热点。当时有专家说,最近两年,还将处于摸索、发动的阶段,不过,曙光已经在前。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更多地开始关注和支持农村,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农村,一系列好政策也相继出台。

财政部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泽被千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正式实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