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度势机变篇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李馥旻

主角:成吉思汗楚庄王商鞅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赵匡胤思前想后,想趁周世宗还未撒手人寰时,利用世宗的权利来打压张永德。他苦心孤诣挑起周世宗和张永德的矛盾,让世宗忌惮张永德。

有一天,周世宗在审阅各地呈上来的奏折时,发现一只皮口袋里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木板上刻着“点检作天子”。此时,点检指的就是张永德,世宗顿时怀疑张永德想趁他虚弱的时候造反。结果可想而知,张永德猝不及防被免去御前都点检的职位,改由赵匡胤担任。这一计谋,当然出自赵匡胤。可怜张永德还被蒙在鼓里,就已经被剥夺了实权。由于赵匡胤正确判断了形势,并作出合适的应对方式,不仅比张永德事先抢占先机,还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不久后,周世宗病逝,小皇子登基做了皇帝,作为中央禁军首脑的赵匡胤马不停蹄实行自己下一步的计划。赵匡胤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他认为,现在小皇帝还小,国内人心不稳,如果敌人趁机攻打后周,掌握军事大权的他必定要亲自带兵出征迎战。这样一来,朝中张永德一伙就有可乘之机。所以,他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快人一步抢得皇位。但是,皇位不宜强取豪夺,而要顺应民心智取。

公元960年,赵匡胤派人散布契丹和北汉出兵攻打后周的消息。朝中的大臣信以为真,马上提议赵匡胤出兵抵抗。赵匡胤顺势把所有的兵力带出皇城,美其名曰讨伐敌军,实际是为进一步实现计划做准备。行军途中,赵匡胤特意到士兵军营中慰劳,好言相谢,态度情真意切,还旁敲侧击挑起士兵对小皇帝的不满。士兵们见状,都认为赵匡胤仁爱,对他感激不尽。等到大军来到在距离皇城几十公里的陈桥,赵匡胤认为时机已到,准备发动兵变。夜里,他派出一部分可信任的士兵在军中散布消息。士兵都说:“小皇帝年幼无知,我们为他拼死拼活实在不值得,赵将军仁慈爱民,是天命所归,应当拥护赵将军为王。”

一时之间,士兵一个个情绪高涨,都呐喊拥护张匡胤,推举他为皇帝。赵匡胤见势,假意推脱几句,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他对士兵说:“你们一个个贪图荣华富贵,要拥立我为天子,实在是陷我于不仁不义。如果能听从我的指令我就答应,如果不能,我也不能做你们的天子。”将士信以为真,纷纷响应。

第二天,赵匡胤黄袍加身,起兵回朝。皇城中早有内应接应,大开城门。赵匡胤直接杀入皇宫,见有反抗者就诛杀。朝中大臣措手不及,见大势已去,只能惟命是从。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统治了后周,改国号为宋。不可不说,勇者以武力决胜负,智者以谋略比高低。赵匡胤洞察先机,用计谋赢得人心,既避免了武力的残暴争夺,也在人民心中树立起崇高伟岸的形象。可以说,谋略上的成功比武力上的成功更令人崇尚。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极简度势机变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