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第3卷.光荣与惆怅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佚名

主角:刘备曹操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魏延转危为安了,庞统也转危为安了。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邓贤被杀,泠苞被活捉。老将黄忠功莫大焉。

接下来的悬念是泠苞会不会死。事实上它并不构成悬念。因为捉住泠苞的不是别人,正是刘备。刘备怎么可能杀他呢——泠苞死里逃生。

当然,败将泠苞要是总结他的人生经验的话,可能会有一个新发现:打败仗其实没什么,关键看败在什么人手下——一个人的命运有时跟胜败无关,跟能力无关,只跟遇到什么人有关。

只要这个人心太软。因为一个心太软的人是不可能狠下心来杀人的。这是他们的命门所在,不过对被俘获的猎物来讲,却是他们的生机。

魏延很不满刘备不分场合地充当老好人。他对刘备说:“此人不可放回。若脱身一去,不复来矣。”刘备却自信满满,相信自己以仁义待人,“他人定不负我。”

魏延还想据理力争,痛陈利害。但很快他就明白,自己是徒劳的。

原因有两个。一、自己没什么分量,又刚刚死里逃生。不是影响力人物。这个世界说到底是为影响力人物而设置的,你如果没什么分量和影响,别人干嘛听你的?所以发出声音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出不一般的声音;二、刘备是个自信的人。自信之人最大的特点是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人发不发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发声。自信的人只听自己的声音。

自己从心里发出的声音。

但其实,有一层内幕魏延也没有想到——刘备是有所图。

不错,仁义是一方面,目的却是另一方面。刘备想要达成的实际效果是让泠苞回去招降刘璝、张任二人来献雒城。这真是一个听上去很诱人的行动计划,不过也很不靠谱,因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泠苞的口才或者说能力;刘璝、张任二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泠苞的真实心思——他自己是不是真降刘备了?

这些都不得而知,充满变数。

刘备却一厢情愿地对这一切充满美好想象。他像诗人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希望八方来投,而自己则是那传说中的大海。

泠苞却不想面朝大海。

准确地说他不认为刘备是大海。泠苞心中的大海还是他自己的主子刘璋。他愿意继续为其效力。

泠苞回到雒城后,向刘璝、张任献计说,咱这一带啊,正靠近涪江,江水很急,前面的山脚地形最低。呵呵,是个鬼门关呢。只要给我五千军挖开山脚洼地,就可决涪江之水淹死刘备之兵。

毫无疑问,这是个阴毒的计谋。所谓以怨报德,泠苞演绎得那叫一个心狠手辣。当然,战场上是没有道德的,泠苞以为,一切只能怪刘备心太软。

这是心太软的报应。

好在世上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世事通常是混沌的、微妙的,充满变数。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最三国.第3卷.光荣与惆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