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感受德意志

感受德意志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佚名

主角:夏瑞春齐格飞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从此,出身在山城重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我,便十二万分偶然地,与那个远在万里之外名叫德意志的伟大国家和伟大民族,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Deutch——德意志,Germanitik——日耳曼的语言、文学和文化,随即慢慢进入我的生活,占据我的头脑和身体,渗入我的血液,成了我渺小然而多变、多彩的生命的基本色素之一:从上大学到当研究生再到当教授、博导,从教书到做文学翻译、研究工作乃至行政工作,从重庆而南京而重庆而北京而成都,天南海北,国内国外,四十多年了啊,我生命的一个个驿站,无不醒目地打着德意志的印记。

也许由于我有较好的俄语基础吧,那被著名的《论德国人》一书的作者GordonA.Craig称作“可怕的语言”的德语,在我看来似乎并不可怕。大学三年级,我便开始翻译和发表德语文学作品;从改革开放以后的1982年开始,我几乎每两年就去一次德国,至今加起来已经十好几次。可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敢说自己真正了解德国和德国人,真正能解开了人们常说的“德意志之谜”。对此,我确实既感无奈,又觉苦恼,不但愧对寄厚望于我的中国读者和德国朋友,也愧对自己的师长,愧对不断给予自己慷慨资助的如洪堡基金会等德国机构,特别是愧对自己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

这严重的遗憾和愧疚,主要产生于本人研究的课题局限于德国古典文学尤其是歌德,因而视野狭隘,对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漠不关心,懒于思索。

为了尽量帮助大家了解德国和德国人的实况,我记叙力求真实,既不为自己也不为“爱者”讳——毋庸讳言,我热爱德意志,视它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甚至精神家园。

但是,一切的主观努力,仍然不免遭受本文一开头说的“偶然”的限制,也就难以取得完全理想的结果。还有,写的既是个人的感受,就必定带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何况我们所面对的,又是一个伟大然而充满矛盾的国家和民族,一个人们长期以来力求索解却劳而无功的“德意志之谜”呢!

“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就是这样,聪明的办法不外乎善于抓住那差强人意的一部分。当然,我要做最大的努力,给读者多一点满意。

一首作于1988年的德语诗,我把它翻译出来抄在下面。它很好地反映了我对那个叫德意志的异国复杂、矛盾的感情,反映了我与它难分难舍的关系——

一只眼带着笑IneinemAugeLcheln

一只眼含着泪IndemanderenTrnen

我又告别了你,告别了Habeichdich——chne

德意志美丽的土地Deutchlandverlaen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感受德意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