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自强不息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管宁不把华歆当朋友,华歆却一直把管宁当朋友。后来华歆做到魏国的司徒,他首先推荐的就是自己同窗好友管宁,可书呆子管宁却并不买账,华歆知道后,一笑了之,并不生气。魏明帝继位后,要华歆当太尉,华歆玩谦虚,说了一大堆我年老多病(70岁),该退休养老了,还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皇帝您就另请高明这类的话。皇帝饶有兴趣地问,那你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是谁呢?华歆揭开谜底:管宁。并且滔滔不绝地为管宁说了一大堆好话。这下,皇帝曹丕不干了,不行,哪有官帽随便转让的啊?那个管宁虽然有才,可他没有官场从政经验,给他个光禄大夫就差不多了。

这个管宁不知是有道德洁癖还是爱记仇,反正认定断交的朋友就别想复交,还是不买账。

从这件事上看,华歆可能不是管宁一类的道德模范,但也有情有义。管宁,你有这么一个朋友真应该感到高兴。

做事有始有终,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华歆的处事风格:

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顺风车,华歆表示为难,我们都自顾不暇了,多你一个累赘,干什么?

王朗却大方地说:“没事儿,你上来吧,船还比较宽敞,多一个人不算挤。”

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很快把自己的话忘诸脑后,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却不紧不慢地仗义执言说:

“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担心这一点。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应该讲诚信,怎么可以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做事有始有终,由此可见华歆也是条汉子。

仔细想来,这个故事是有瑕疵的,而《三国志》上面的记载显然更可信一些:李傕杀入长安后,为避西京之乱,华歆与郑泰等六七人,步行离开。半路上遇到一个男子请求结伴而行,大家见他确实可怜,打算同意(皆哀欲许之)。华歆却说:“不行,我们现在处境都很危险,无缘无故帮助他,又不知道他品行怎样,万一遇到什么麻烦,我们怎么办?半路上把他当包袱甩掉吗?(既以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大家不忍心抛下那个男子,还是与他一道前行。没想到这名男子运气不佳,半路上竟然掉进井里,这下,同行的人想扔下他不管,没想到一直冷面的华歆却缓缓地说:“既然大家走到一起来,就是缘分,此时把人家扔下,多不仗义啊(弃之不义)。”于是救出那个人,一同赶路,最后才分手。大家这才认识到华歆这个人很仗义(众乃大义之)。

后来华歆成为曹魏重臣,他的治国主张是比较另类的:他认为国家应该重农非战,搞好农业生产,提高全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国家强盛了,有吸引力了,然后再搞一点和平演变,敌人也自然瓦解了。成天打打杀杀的多晦气啊,还是和平好啊。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