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小说章节精彩阅读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小说全文

发布时间:2023-10-29 编辑:小编

今寺院已毁,但遗址前仍留有一对经幢,高十五。六七米,通体为太湖石构筑,体量高大雄伟,虽历千年风霜岁月,仍屹立在山坡之上,今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文保单位。

白塔与原白塔寺,白塔高十四。四米,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挺拔秀美,耸立在钱塘江畔,为古运河连接钱塘江航道的接口上(由于大江沙涨潮落,今已变位)。

林为杭州临安区《天目山》杂志写了专文《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诞生在杭州天目山》,天目山是自然保护区,名闻大江南北,除了郁郁葱葱的森林资源与丰富的珍稀动植物以外,释道文化丰厚。尤其是道教文化,可以成为天目山的另一个宝藏。

他历数各代道教名士在天目山修炼得法,太微、太素法师隐居天目山的史迹;

东汉炼丹家魏伯阳,撰写了最早的炼丹著作《周易参同契》,成为道教的经典著作。此人不愿做官,却到天目山修炼神丹,著书立说。

东晋葛洪,人称葛仙翁,据传到过天目山,在岩洞中捣制仙药。

唐代名道徐灵府,相传为临安人,结庐天目,一生修炼道术,学问渊博,朝廷屡召屡辞,著有《元滥》、《元真经》、《三洞要略》等。

名道杜光庭(850-933),为唐末五代著名道教理论家,著述宏富,流传甚广,曾到访天目,并赋诗《天目山》:“盘空蹑翠到山巅,竹殿云楼势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露,旧碑文灭不知年。

一州风物分檐外,万里云霞在目前。

自是人间轻举地,何须蓬岛访真仙。

北宋名道唐子霞,头戴铁冠道帽,人称“铁冠道人”。苏东坡守杭,与之结为好友,有诗文酬往。宋徽宗召见他于汴京,未久就辞归,结庐天目山。林正秋挖掘了天目山深厚的道教文化,不仅增添了天目山名声,也为当地养生与旅游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杭州月志》,为杭州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杂志。创办不久,林正秋就成为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参与过八十年代初的首届全国地方志会议,并且对杭州历代地方志有很深的研究。

他的书《浙江地方史》就是在历代地方志的基础上撰写的。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地方志的编写相当重视,林以经历者的身份为该刊撰文。

注释:注1本段改写自张凌鸿作《林正秋,让历史走进生活》载《杭州》二00七年四月刊。

注2,内部刊物是社会组织自己创办并主要向组织内部成员发行的出版物,是社会组织内部报纸、期刊及其他出版物的统称。作为组织公共关系工作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内部刊物具有沟通信息、统一思想、塑造形象、传播知识等诸多作用(摘自网络)。

注3,载《杭州旅游》一九八五年第五期。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小说章节精彩阅读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小说全文
返回顶部